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互助與傳承—比悠瑪部落老人照顧新模式




【記者唐淑惠報導】平和社區舊名「比悠瑪」(Piuma),是位於屏東沿山公路旁的排灣族部落,也是泰武鄉人口數最少的部落,僅六百多人。近年來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積極連結各公私部門,以「關懷、照顧」為初衷推動各項福利。2007年啟動社區關懷據點方案,不同於一般「老人=弱勢」的思維,平和部落以「互助」和「傳承」的傳統精神,開展出新的部落照顧模式。


不只是「照顧」,更是「互助」
    2007年回到部落,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至今九年的德布蘭恩看見總有幾個學齡前的孩子會在上班期間,在辦公室裡外徘徊。經詢問,這些孩子大多是父母無力支付幼稚園費用,她看到社區老人們代替忙碌父母照顧孫子卻有心無力的現況,體認到在部落普遍可見的隔代教養問題與失學孩童的處境。於是在2007年啟動社區關懷據點後,同年開辦課後照顧的「愛幼計畫」,並在隔年再設置幼童托育照顧。
托育班的孩子到行動不便的VUVU家關懷拜訪,童真的熱情讓VUVU
樂得合不攏嘴。(/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托育計畫啟動半年後,也慢慢從單純的托育照顧,逐漸增加文化課程,如部落歲時祭儀、石版建築、生命教育等主題式教學模式;更特別的是,部落家長和托育班老師有一個共識,決定以全母語教學。這是個很有勇氣的決定,但剛起步時,對老師和孩子都形成莫大壓力,德布蘭回想,當時還有些孩子壓力大到會頻尿褲子以表達他們聽不懂族語的焦慮。
老人據點跟托育班歡欣帶著祝福報佳音,溫馨樂融融。(/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此外,他們發現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部落的母語老師十分缺乏,符合托育班師資資格的老師,通常又很年輕,不擅長母語。然而,危機有時也是契機,他們後來想到,可以邀請關懷據點的耆老們到托育班,教唱統古調歌謠與日常詞彙。沒多久,孩子們都能聽得懂日常族語對話。學會的母語詞彙及部落傳統知識,遠遠超過自己的父母。
比悠瑪部落只有一所國小分校,隨時都有併校的危機,孩子學母語對部落來說是很重要的曙光:開始讓家長體認必須要有意識的學母語及說母語,竟然有搬離部落到都市定居的年輕家長,堅持每天接送孩子回部落來學母語,其他部落家長也表達希望讓自己的孩子到平和就學。當小vuvuvuvu以母語對話,而老vuvu笑呵呵回答,「這才是最有意義吧!我想這樣有『通』的話,是可以直接通到我們排灣族的祖靈。」


不只是被服務,而是「傳承」
托育照顧的文化課程由大VUVU教小VUVU種紅藜(/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因為社區照顧據點的設置,德布蘭恩和耆老們有了更深入的互動,她發現老人家普遍有一種焦慮,擔憂下一代無法繼承他們所有的東西:對山林動物、植物的理解,傳統領域的範圍、族語所承載的那些祖先們的智慧……。於是,就在每三個月的慶生活動中,會設定一些主題請壽星發言,比如「想對後代說什麼?」。許多VUVU總是會談到1968年從北大武山舊部落遷村的故事,在遷村記憶的講述中,呈現了許多VUVU早年生活的艱辛與韌性、勇氣與智慧。
於是,在2008年遷村四十周年的紀念活動中,部落青少年重新整理VUVU們的遷村故事,用話劇的方式演出,這對比悠瑪部落的族人,特別是經歷過遷村的耆老們,意義十分重大。看到兒孫們把自己這輩子最深刻難忘的記憶重現,VUVU們無不動容落淚。至今遷村故事仍在部落裡擴散著,除了成為參訪導覽的重要內容外,協會也集結了二十多位耆老的生命經驗,正在編輯遷村故事的繪本,將祖先們的互助團結精神傳承下去。
    結合幼童托育與關懷據點,且有部落工作者做為橋樑,健全了部落整體性的互助系統,中生代的家長,特別是婦女便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出外就業,自然對家庭經濟有所助益。在平和部落的經驗中,老人不是被服務、被照顧的弱勢,而是部落傳統精神與智慧的傳遞者。他們透過照顧工作,看見了部落的希望。
【註】VUVU:排灣族語,祖父祖母或孫兒孫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